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百科知识点-爱与恨的搏击也谈《红与黑》的于连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7-02-21 18:08:37


中国文学中有很多知识点需要大家掌握,掌握这些内容不仅能够开阔大家的视野,还能让大家对我国的文学有更深入的了解,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百科知识点-爱与恨的搏击也谈《红与黑》的于连,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记忆这些知识。

爱与恨的搏击也谈《红与黑》的于连

【摘要】本本文主要对《红与黑》中主人公于连的爱与恨进行了分析。核心观点是:罪恶的社会改变了于连并最终摧毁了他。原因是于连本性中的“真爱”在黑暗社会中发生了改变。“真爱”是正义之心,包括公正、进取、自由、平等、博爱等,是爱怜之心,有爱欲、情操等,而社会却不能接受一颗美好的心灵,给他只是打击,不让他成为一个人,于是他灵魂发生过扭曲,伴随而来的就产生了“伪爱”和恨意,最终毁灭了自己,连可能的政治选择都不可能。

【关键字】于连;爱;恨;罪恶社会。

伟大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1783年—1842)年的长篇小说《红与黑》(1830),是以19世纪20年代,法国某地发生的一桩轰动社会的爱惨剧为故事的情节基础,经精心构筑,成为作者的代表作,而且也成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它“完成与1830年七月革命的前夕。集中反映了复辟时期最后阶段的法国社会的现实情况。这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主题思想是:通过一个出身贫贱而有才志的青年单独给敌对的上层阶级进行的顽强战斗,和他的悲惨遭遇,全面揭露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社会的黑暗,同时深入描写了雅各宾党的革命传统和反动势力之间所展开的斗争。”○1这与作者思想感情分不开,且在某种意义上说作品的主人公是作者的化身。作者原名亨利?贝尔,深受法国大革命的熏陶,具有进步思想,曾跟随拿破仑四处征战拿破仑垮台后,景况不如意。就在人生的坎坷路途中,作者形成了自己的个性,这在其创作的作品人物身上得到鲜明表现。从《红与黑》中就能看出端倪。司汤达说:“于连?索黑尔就是我”。实际上,正是于连这个复杂的形象,司汤达倾注了自己拥有的刚刚过去的那场革命激情;也正是通过于连形象,热情礼赞法国平民阶级所固有的那种意志毅力和激情,并以此对法兰西的未来寄予了热切希望。”○2

就从作者认为的小说最精彩的部分开始。“作者自称,‘最精彩的部分,是写于连住在神学院的那些章节。’阴森恐怖的神学院,充满了阴谋、伪善、嫉妒和贪欲,到处是‘秘密的侦探同各式各样的坏人’。神父们拼命奉承那些有权有势的贵族和政府官员,黑道袍掩盖不了满身的铜臭,人人都是达尔杜弗,以假仁假义骗取信任,以告密谄媚博得宠幸。”○3但这只是小说以广阔而具体的社会背景下选择的三个典型场景之一。另两个是:唯利是图的维立叶尔城和“阴谋与伪善的中心”巴黎!

到此为止,无论作者是如何将自己化作于连,但分析就要从他开始。

首先,“红与黑”的“红”与“黑”,与于连的爱和恨是否有一种暗示。“《红与黑》这个书名和小说的主题及情节之间的关系到底密切到什么程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这部小说出版之后,‘红与黑’的含义引起了文艺界许多不同的猜测和推论,其中有两种意见较正确。一种认为‘红’象征热血和革命,‘黑’指教士们身穿的黑袍,表示教会里的阴谋和黑暗。另一种意见是:‘平民子弟在昨天还能三十而立功于战场,跃升为将军;但今天军人的职业已没有他们的份儿。尽管他们有远大的抱负,但这个社会里,他们的天分,他们的才能都已无施展的可能。他们不能不脱下红军装,来换取神甫的黑袍,走教会的路线,接受教会的假仁假义;用假仁假义来达到他们个人的目的。’”○4那么,在我看来,“红与黑”的寓意莫过于于连的爱和恨了。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5在人生空短的岁月。“如果大家都把善良写在脸上,这个世界肯定很虚伪。”○6人的本性是很重要的,只要能够能排除虚伪,就是一种美好的选择。

对于连来说,他首先是一个人,那么他的爱与恨就产生在他的本性中。在这方面,尼采认为,“最终希望采取的态度是肯定人,肯定人的实际情况与他的可能”○7,那么,人的本性不可压抑,积极向上,而情感则是人的象征,不会加上宗教或政治的意识行为。在这里,尼采对人的形象是有看法的,他不断渴望更高超的人,他寻问:“人性这一不可触摸的神庙圣物,是一代又一代逐渐积累起来的。谁会献身作它的卫士与骑士呢?谁会确立人的形象呢?”○8但他感到痛苦:“最令我替人感到难过的,不是他的罪过与极大的愚蠢,而是他的完善。”○9

那么,对人的本性的研究有卓越见识的弗洛伊德和荣格也毫不例外的虽说明了这点。“弗洛伊德断定:在人类自觉意识之外,还存着一种人们没意识到的内驱力,这个内驱力时刻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里,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这便是无意识。”○10他进一步指出“整个精神生活就像是一座海岛,意识只是露出在水面上的小部分,无意识则隐藏在水下,成为意识的基础并决定其方向的绝大部分。”○11他最终得出,无意识是文化和道德意识,即社会性影响中不能见兼容的部分,具有“性欲”的烙印。这样看来,弗洛伊德对人本性的了解差点成为一种东西,但还是一种性欲罢了。然而,性欲摆脱了社会而成为个人本能的表现,他肯定了人首先一个由性欲本能的人,相对排除了社会影响。但是“荣格不同意弗洛伊德以‘性欲’来解释无意识的基本性质。他认为人的‘精神需要’更基本更重要。”○12而人的精神又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人生来就有完整的精神。这其中就有爱与恨。当然本性、本能有区别。应注意到中国哲学中对人本性的讨论,其中人之本性与天性紧密联系,只是后天因素影响了其表现,爱与恨就产生了。《红与黑》中于连本性的体现,正是作者刻画的结果,展示其爱与恨。

当看到于连的形象,人们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他。比如一种存在于中国大多数人心中的于连形象:“小说主人公于连是法国王政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典型,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形象,他的性格具有多元性。他聪明能干,敏感高傲,有着强烈的权势和财富欲望,既自尊自强由平民意识,对上层社会仇视反抗,又虚伪妥协,委曲求全,不择手段地往上流社会里面挤。”○13而我的看法是,于连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人的本性之上。“于连自幼因体弱不善劳作而常挨父兄打骂,低微的出身又遭人歧视。”○14人生来就需要这种东西吗?不!是爱!任何的抵触都将会引发战争,“这就在他心中埋下了反抗的种子”。而这种爱又转化为内在的驱动力,“他崇拜拿破仑,不仅是因为当初卑微穷困的拿破仑‘只靠他身佩长剑,做了世界的主人’而且因为拿破仑时代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法权为下层社会出身的优秀人物开辟了进身之路。”○15他善爱自由和进取,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的目光,而在当时环境中的自由,唯有拿破仑带给他。“一位叔伯在临终之际,留给他一部卢梭的《忏悔录》和一部拿破仑的《圣海伦岛回忆录》,于连如饥似渴地阅读这两部作品。”○16于是他的的爱的激情得到了鼓舞,又渴望别人赐予。这就是于连的真爱存在,是人的正义之心,这种正义建立在主动感情之上,它带给人公正的渴望、进取的激情、自由平等博爱的神圣,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陪伴人生。

在典型的场景中,在维立叶尔城的市长家中,他由于追求自己心中的爱,鄙视庸俗无能的市长,努力维护自己的尊严,甚至以征服占有市长夫人作为报复。这就是他自己追求所爱的外部阻力和对他的反应,但这正是他爱怜之心的发挥。也许他还有报复后产生的羞愧感,有违他的本性是应该忏悔的。“于连性格的高傲和他理应受了伤害的自尊心。最初妨碍了他产生真正的感情,如果他是出于感情的话,他一定会变得很胆小,而这种胆小必然会妨碍他无法战胜德?瑞那夫人那种非常纯洁、非常真实的德行。”○18这是他由本性的爱受到了刺激,转向一种狂暴的方式——勇气。“他自言自语说,‘如果到12点钟我还下不了决心把坐在我身边的这个女人的手握住,我回到卧室,必须举起手枪对准自己的脑袋。”

而且勇气本身就是一种无奈,既然平和是一种享受,又何必冒一种难过的风险。在贝尔松神学院,即作者认为最精彩的篇章中,于连看到了法国的本质,他的爱的本性又人为的自我压抑起来,更重要的是,这和他的理想的对立面是极度的接近,他开始伪爱的操作,反过来是真爱的良知发现。“神学院好像‘人间地狱’和‘坟墓’那么冷酷可怕。院长的行为完全是‘伪装的道德表现’。那些修道者在这监狱般的神学院里过着禁欲主义的生活。他们‘在外表看来都是些清高神圣的道德君子’,而事实上全是伪善者、流氓骗子、庸俗的趋炎附势之徒。他们‘所受的教育,仅仅限制在对于金钱的无穷的崇拜’。利欲熏心的神父们拼命奉承那些有权势的贵族和政府官员,目的是在假托教会的名义来骗取地产和金钱,因为‘宗教的观念意识和伪善的观念,希望发财的观念,不可分的连接在一起’。由于教派和政治背景不同,僧侣们之间经常展开残酷斗争。狡猾的修道士互相嫉妒,以奸细、告密者和谄媚的身份来博取上级的青睐和宠幸。对于僧侣们来说,假仁假义是他们成功的秘诀,名利权势是他们奋斗的目标。天主教会原来就是这么卑鄙丑恶、漆黑一团的”○19。那么于连投靠教会的行为,他自己也觉得可耻,但他只好藏好拿破仑,而通过教会攀上上流社会。这应是他人生观的一大转变。他明显蜕变了。他“认为在狼的世界里,他必须把自己变成狼,再去和他们相咬,用达尔杜弗的办法去对待达尔杜弗们。”○20这是因为,于连的爱的自主追求及外界阻力使他必须更变正常的形式。社会的影响改变了一个人的外型,但其本质是改良而不是完全随风飘荡着,这在以后体现了。在巴黎,于连终于走到了尽头。即是生命的尽头,更是爱的尽头。他的恨终于开始了。

这是因为虚伪的爱总是不会有好的结果,它有虚荣之追求和玩世不恭的外表。虽然其实质还有人性,但人是不能经受严重的精神与现实的分裂,除非他具有超人的意志力。司汤达先生在评价于连时却完全赞同于连的坚强意志,这是值得肯定的,于连自己也十分清楚自己要什么,即使有社会的重重阻力。他幼时的痛苦与追求,具有人性的思想光芒帮助他奋斗,直到他改变为另一种形式的人,表面上看他孤傲清高和上流社会打成一片,其实他很痛心。他的目的是模糊的,这基于自己心中的爱的本质要求。然而他自己也不知道将何去何从。这在尼采看来,“人因软弱无力而不能获得他所希望的现实性,成为自己所希望的样子,则他内心便产生一种受到毒害的紧张情绪。人试图将这种紧张情绪渲染到触手可及的、替代性的现实中,无论仅仅是勃然大怒,还是采取毁灭性的行动。”○21于连将因为这种爱并不是以反抗罪恶社会为目标,变成一种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而美好生活只有使于连披着狼皮做人。这种矛盾的生活和理想,直接说来就是缺乏一种社会理想与实践而致最终葬送了自己。当然,时代个人局限是无奈的。

于是,他恨出卖他的人,这种恨包括哀恨和最后的仇恨。他刺伤了爱恋他的市长夫人,实质上,他开始怨恨一切。怨恨能证明什么?很明显,于连再也无能无力继续装扮成一个上层人士,他的爱的动力支持太虚弱了,丝毫不能在给自己信念与勇气,这是令人悲哀的事,因为他的意志有限而社会的罪恶无限,虚伪的爱最终导致真爱的破灭,也正应了尼采的那句话。修道院的走狗、巴黎的杀人犯特权阶层无时无刻都想制于连于死地。而于连这个才攀上上流社会的木匠的儿子,对自己报复式的胜利得意忘形,但他竟然还有点警觉。当“于连接到德?拉?木尔小姐的信时,还以为是个圈套,他作了种种戒备。他自语说:‘人家约我约会,也许是想乘机谋害我’”○22。最终,他的怨恨达到了极点,积累的恨成为一种仇视整个社会可怕能量,在找到杀死德?瑞那夫人的快感中,在与之相矛盾的压抑中,只有他自己死了方可,因为伟大的于连已无反抗之力了,最后的回光反照只能使真爱重现。《红与黑》是这样叙述的:“于连进了监狱,德?瑞那夫人伤愈之后,力图使这个为她终身所爱的人得到赦免,她到监狱看他,并公开的和他恢复过去的感情。”○23这一点表明德?瑞那夫人的真爱的情感是执著的,而于连在临死前的一切恰好能证明他的爱之心并末真正死去,可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他终于也被毁灭了,那就是罪恶社会。

总之,于连的一生始终交织在爱恨的斗争中。出于人的本性,于连的爱是伟大的,但他满以为用此去征服世界,而无一种政治目标去摧毁社会,最终使自己陷入被动,恨由此生,而它的开始也是一切的终结。这让我想到平民的悲哀。如果说十九世纪法国的于连会令人叹惋,那么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会有多少个于连在生活。也许他们因为伦理和道德这两个绳索而不像法国于连那样走上不归之路,但他们的痛苦又谁可知,只有让怨恨在未来的烈火中洗涤吧!

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了百科知识点-爱与恨的搏击也谈《红与黑》的于连,文学知识是大家必须要掌握的,希望大家能够在课下多积累这些知识,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

更多南京教育动态南京小学最新资讯南京初中最新资讯南京高中最新资讯南京小升初最新资讯南京中考最新资讯南京高考最新资讯 等最新资讯信息,请关注南京中小学教育网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