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孩子爱攀比家长应好好反思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6-01 20:32:25


在孩子们之间产生一些攀比心理是很常见的现象,对于孩子的成长家长的责任是很大的。孩子爱攀比家长应好好反思,只有做好反思,用正确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孩子过生日讲排场怎么办?

冉冉下个星期就要过生日了,她想在比萨店庆祝自己的生日,因为那样感觉很风光。

冉冉妈妈知道,去一次比萨店要花很多钱,她就和冉冉讨论生日聚会的细节:“妈妈知道在比萨店庆祝生日一定很有意思,但和你最喜爱的人一起度过生日,本身就很有意义。”

接着,冉冉妈妈告诉她,她的生日聚会不必像其他小朋友的一样,独特的生日聚会更能给小伙伴留下深刻的印象,妈妈建议冉冉,自己做一回主人,在家里好好款待她的小客人。

孩子们总是想让自己的生日聚会像小伙伴的一样风光,但你却应该让一切都简单化。不过拒绝孩子的虚荣心需要一些小技巧:

你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意见,例如孩子如果喜欢小动物,在动物园度过他的生日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孩子喜欢运动,和小伙伴一起来一场体育比赛是不是更有意思?

对稍大一点的孩子,你还可以给孩子一个开支限度,让他自己做预算:从邀请的人数到生日聚会的过程,从选择菜单到付账,全由他做主,这可是教孩子理财很好的一课哦!

孩子爱慕虚荣,谁之过?

我孩子自从上初中后,除了学校硬性规定上学期间必须穿校服外,他身上的穿着全是名牌,鞋子非要阿迪达斯不可,平常休闲衣服是耐克,连皮带都要选鳄鱼的。

去年刚买的手机,现在就吵着要换一款3000元的新手机,说什么落伍了,那手机当时卖1000多元啊!

平时每星期都固定给他零花钱,自从他升上初中后,每星期的零花钱都是100元,有时达到150元。但是最近他老是说钱不够用,要求每星期再多点零花钱。我们问他那些钱怎么花了,他说有时就是与同学们互相请吃麦当劳、肯德基等,有时就是看到精品店有些东西不错就买了。我们没答应他增加零花钱的要求,他居然气得几天不跟我们说话,还摔了一个杯子,最终我们妥协了。

他现在不让我开车载他上学,只让他父亲载他,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开的是QQ,丢他面子,他父亲开的是本田,与其他同学的父母相比,还算过得去。

他最近与家境富裕的同学来往较多,因为里面有一些人成绩不好,素质较差,所以我劝他远离这些人,多和学习好的同学在一起,共同进步。你猜,他怎么回答?他居然说现在这个社会读书好是没用的,关键是要有钱,有钱才能让人尊重你。还说班里那些家境不佳的同学很多都被人看不起,不管你学习好不好。

我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变得如此爱慕虚荣,有什么办法能劝导劝导他呢?

一筹莫展的家长

点评:

孩子有问题

反省教育方法是否得当

□史彩娥

如果家长为自己孩子的问题感到困惑时,先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问题。

教育界有这样一句名言: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不当教育方法的家长。从这篇案例中,希望家长能够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如下不当的教育方法。

1.不良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家长抱怨孩子非名牌不穿、不断更换新手机时,反思自己:平时自己买衣服时,是不是经常买名牌,还经常把“名牌”之类的话语挂在嘴边在孩子面前说?家长是不是经常使用手机都是最新潮的,更新换代比较快?

建议:要想消除孩子的问题,家长要停止过去自己不当的言行,在孩子面前有良好的行为。

2.家长没有给孩子建立行为规则家长平时没有对孩子零花钱有具体要求,平时哪些钱该花,花多少,家长可能就没给孩子讲过。因此孩子花钱的随意性就比较大。

建议:和孩子共同协商,每个月需要多少零花钱,在哪些方面需要开支,详细列出来;每个月给孩子固定的零花钱,交给他,让他自己支配。如果超出预算,家长不再管。

3.经常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许多家长在孩子无理取闹时,为了息事宁人,就很不情愿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岂不知,就是这样一次次妥协,导致了孩子任性、执拗等不良性格的形成。如:这位家长不满意孩子坐车要求高档次和人攀比,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骑车上学呢?给孩子讲明:除非恶劣天气,否则,一次也不用车接送。

建议:如果孩子提出无礼要求,要坚决拒绝,而且家长的态度要一致。父母不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以免产生一方护、一方管的情况,使孩子觉得有机可乘,反而助长孩子的任性、虚荣心等不良性格的形成。家长对待孩子的每一次任性,都要以同样的态度来解决。而不是有时限制孩子,有时放纵孩子,使孩子无所适从。

4.家长不当的期望值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结交学习好的同学,却从来不想自己的孩子就是爱慕虚荣、学习上不上进的人;如果别的家长也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呢?何况他自己在学习好的同学面前有压力,也不会主动和他们交往的。

建议:要让孩子懂得:鸟美是羽毛,人美是学问。真正的尊重并不在于是否有钱。如果一个人坐着高档车,穿着名牌,却满口多是无知的话语,行为不端,没有基本的礼仪,是不会被人看得起的。

关注孩子眼中“家庭差别”

如今,孩子对家庭变得越发敏感。在自己的家庭与别的家庭的比较中,他们很容易感觉到其间的种种“差别”并呈现不同的心理反应,作为家长,既应科学引导,同时也要进行反思,努力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氛围。

家庭生活水平的差别。如今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收入出现了很大的差别,一些家庭的吃、穿、住、用等均呈现高档次,而一些家庭稍次之。由此,正值多思季节的孩子难免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条件差的家庭的孩子难免会出现自卑的情绪。而对此种情况,做家长的就不能忽视,应及时向孩子讲清道理。嘱咐孩子不能简单地、幼稚地去与人家作无聊的攀比,而且优厚的物质生活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开创,对他们而言,眼下的首要任务便是努力学习,而不应该过早地过分地贪图享受。

家庭气氛的差别。有的孩子一回家便感到紧张,而有的孩子一回家则有说不出的快乐。有的家庭时常欢声笑语,有的家庭则终日沉闷不堪,或者父母吵闹不休。做家长的该静下心来扪心自问了:家中是不是应该少吵几次架?是不是应该努力营造一种宽松的和谐的家庭气氛,让孩子对自己的家产生一种真正的依恋而不再害怕回家。

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别。学校每次考试之后,一些学生却不敢将考卷带回家让父母过目。因为有的家长对“考得不好”呈现的态度粗暴。轻者,臭骂一通;重者,必有皮肉之苦。往往使孩子陷入害怕回家的心理。或者,孩子偶尔做错了一件事,便将其逐出家门,使孩子受到极大打击,甚至由此走向邪恶深处。孩子有过错,固然应该改正,而做家长的是不是应该温柔一些呢?主动放下一家之长的大架子,与孩子平等友好地交朋友,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孩子爱攀比家长应好好反思,只有对于孩子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够帮助孩子取得进步。希望上文学大为大家提供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