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学生贬损老师不单是教育问题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8-31 22:30:30


在教育中,会出现一些学生贬损教师,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应该重视我们应该了解这种原因,下面是学大的专家为大家总结的学生贬损老师不单是教育问题。

近年来,屡有博学之士到乡村,把见闻传回“文明社会”,引起轩然大波的事情发生。听多了,有些弄不明白,到底是乡村有问题,还是到乡下的学者有问题?

报道讲的其实只是一所普通学校,里面的有些孩子纯粹属于无心恋学,熬完年头,身量长足了,毕业时间也到了,可以干活了。如此稳定的预期下,学生对课堂上教的科目毫无兴趣,一天天的教学对他们的人生也没有吸引力:他们会用到那几个发音不准的英语单词吗?这样的学校和学生不仅乡村有,城市里也有,博士后们到大城市的薄弱学校里去蹲三个月,肯定也能发现学生的调皮和教师的“没有尊严”,这一切无关城乡,也不涉及教化,只是生活的现实。

“应试教育”被人们所诟病,说明这种教育既同学生的人生没有关系,也同社会教化没有关系,只是提供给一部分适应这种教育模式的学生继续深造,进而实现社会流动的机会。由于竞争激烈,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不断有学生被淘汰,更悬乎的是处于被淘汰边缘的学生,按照此种模式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却不能干脆中止学习,进入社会,自己养活自己。报道中所描述的学生大多属于这一类型。

学生已没有“恋战”之意,但家庭、学校和社会仍然坚持要他们完成学业,“我不要学”与“你必须学”的两相对立,让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在心有不甘但无力反抗的状况下,或者消极对抗或者主动挑衅,来释放青春被囚禁的骚动和自由被束缚的抗争。

明白了“应试教育”的功能和这种功能在普通学校学生身上的失效,人们就会心平气和地看待令博士后惊骇不已的种种现象:需要改变的不是乡村教师的地位低下,而是只注重应试的教育本来就不该强加于在竞争性考试中没有获胜可能的学生。如果要谈教化,先让教育恢复教化的功能,否则本来就不具有的教化功能,怎么加强之?

说到这里,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在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一位音乐教师虽然无法为这群问题学生中的大多数人打造“锦绣前程”,但至少让学生在音乐熏陶中度过了几年有意义的在校生活,对此学生是感激的。如果我们允许“薄弱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同样可以自作主张,让学生过得有意义,在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的前提下,开心地成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会这么紧张吗?关系正常了,学生还会如此鄙视教师吗?还会用刺激教师自尊心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吗?

教育的根本和首要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的人格成长,能够成才虽然重要,但不应该被置于压倒性的地位,因为人类的成功中,除了学习和努力,天才也很重要,爱因斯坦、乔布斯、马云都不是学校有意培养的结果。硬要学校去做做不到的事情,硬要学生听从学校安排去做做不成的事情,不造成学生和学校的直接对立乃至冲突,才叫怪了。教师在学生眼里的没有尊严,其实只是这场冲突的派生结果:因为教师还能压制和强迫学生,所以学生才需要以鄙视来反抗这种压制和强迫。

同学们了解了学生贬损老师不单是教育问题,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学生机进行沟通,帮助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