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我只是偶然成为你的老师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11-25 15:23:57


很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我们注意到:这样的班主任在时,班级秩序井然;不在时,班级一片混乱。学生离开了班主任似乎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班级工作离了班主任就不能顺利开展。大部分学生缺乏自理、自控能力,依赖性强。作为班主任,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呢?

经济学家张五常是个很有趣的老人,他写过一本书,叫做《吾意独怜才——五常谈教育》,其中很多观点与众不同。例如,他不鼓励自己的孩子中学时读书太用功,主张真正发力应该从读硕士时开始。我知道张五常是因为他一篇谈契约的文章。

张五常讲了一个很有争议的例子。早年,他见过三峡上拉船的纤夫,他们会集体同意雇一个监工用鞭子来抽他们,这便是有名的“纤夫合约”。因为彼此不信任,害怕有人偷懒,竟然会完成这样的合约,简直不可思议。

一群人在一起,完成一项任务,如果没有人统一指挥协调,效率会非常低。我外出旅游时,对这一点感受深刻。监工也好,管理者也好,既然存在,便有合理性。我学过一段时间管理学,深感其博大精深,且永无止境。

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是管理。然而,教育的核心却不是管理。为了保证自习课的纪律,班主任安排小密探,或者,如果条件好的话,干脆在教室里装一个摄像头,班主任在办公室里遥控,纪律问题一定解决。这是有效的管理,但不是好的教育。

在几十年的急功近利之后,大家突然意识到回归自然的重要性。绿色,环保,健康。蔬菜要有机,家禽要散养。其实教育也是一样的,管到后来,还是得放。

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秩序井然;教师不在,一盘散沙。这一定是管理方式出了问题。其背后,是管理理念的偏差。而管理理念的偏差,是教育意识的不足所致。

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父母在教育上多半是“不作为”的。那时候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还关注不到教育,再说孩子也多,不像现在这么珍惜。可是很多人成长得很好,长大后照样大有作为。

教育者不作为至少比乱作为要好。今天我们这个民族创新能力的缺失,一大批应试教师的“有作为”是脱不掉干系的。如果老师们消极一点,孩子们的世界可能要更宽广些。

一个班主任如果不作为,反而可能促使学生“有作为”。学生中的领袖会挺身而出,接管班级。孩子们会开始独立思考问题,即便不是艰苦奋斗,至少也是自力更生。

一对夫妇有一个13岁的儿子,暑假他们把男孩送到澳洲的一位朋友那里待一个月。第一天,朋友便告诉这个男孩,这一个月中,男孩要自己起床,自己做早饭,自己做家务;如果外出,得自己研究地图,自己坐车……因为他很忙,照顾不了他;再说,他不欠他父母什么,因此,没有必要对他负责任。

一个月之后男孩回到北京,他的父母惊奇地发现儿子完全脱胎换骨了,不但勤劳能干,而且彬彬有礼。他们无限感谢澳洲的朋友,问他用了什么方法。朋友说,他其实什么都没做,只不过把男孩当做一个成人对待而已。

不作为也可能导致孩子们的发展方向不可预知。因此,一开始适当地有作为也是必要的。但一定要记住,有作为的目的是不作为。哪一天,孩子自己成长了,发展了,浑然不觉是老师的帮助,以为是自己的努力,这才是老子推崇的最高管理境界,也就是无为。

教师要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明确自己的定位,不可越俎代庖。你班级的孩子跟你没有多少关系,你们只不过碰巧认识几年而已。你对他的影响力很可能是——零。

想象一下教孩子学骑车的情景吧。刚开始你可能要用力稳住自行车,然而你一定要学会放手。不然孩子永远学不会。你放了手,孩子会摔跤,可能还是会失败。你不放手,孩子已注定不能成功。

在教育的舞台上,教师也许会光芒四射,震撼全场。台下坐的是家长。然而,好的教育一定要求老师从台前回归到幕后。教师不是演员,不是导演,不是编剧。还是走到台下,跟家长坐在一起,做一名观众吧。

观众所能做的,就是加油,鼓励,欣赏,喝彩,以及——持久的关注与期盼。

那些最糟糕的情况,都是因为观众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冲上舞台,成为搅局者。或者,干脆离开了剧场,放弃了自己的职责与使命。

我能做什么呢?我只是偶然成为你的老师。

本文转载自:源创图书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