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各个学段教育承担着不同使命

来源:蒲公英评论     时间:2015-12-14 14:52:15


阿兰·图海纳在《我们能否共同生存》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即学校的职责和使命是什么?巧的是,在最近的一次有关学校文化建设的研讨会上,一位学者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思考之余,我查阅了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的主要职责和使命到底是什么,结果只得到了一些大而化之、模棱两可的东西。但在一番思考和查阅之后,我对这个问题还是有了一些总结。譬如,小学应该启蒙养正、正本慎始,进行正面、正确的教育;初中则应该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高中应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质疑创新,培养其责任和担当。如果各个学段都笼统地空谈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习惯、能力和素质,是无法承担起每个学段具体的职责和使命的。

前苏联科学家卡皮察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有记者问:“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他出人意料地答道:“是在幼儿园。”记者追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他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卡皮察在幼儿园学到不仅是知识,更是做人准则。用爱因斯坦的话来品评就是,“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都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

我国的学校教育并不注重实践,学生尽管学得多,但很多知识都不会用。显性知识可以通过被动灌输、主动参与等形式获得,而隐性知识(体会、洞察、感悟)只能通过切身体验而获得。我国的学校教育是以隐性知识的缺失为代价换来显性知识的高积累,让学生花很多时间,费了很大力气学了一些考完就忘的书本知识。实践证明,我国教育的病因在功利的价值取向,病根却是教学存在“显性知识有余、隐性知识不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传授有余、实践不足”。

教育的目的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一堂课、一个活动结束了,如果学生们的思考还没结束,那么这样的教育就是成功的。办学目的不同,其结果也不尽相同,肤浅的教育教人聪明,上乘的教育使人智慧。不同学段的学校只有按照各自的职责和使命去办学,教给学生的各种本领才能发挥更应有的重要作用。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