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如何克服孩子对鬼的恐惧

来源:学而优     时间:2015-12-08 14:34:14


学龄前的孩子,按皮亚杰的说法是泛灵论的,而且正好处于各种概念开始发展的起跑期。

也就是说,之所以6岁以后被称为“学龄”,正是因为孩子们从这个岁数开始,才开始真正去“认识”这个物理的世界,在此之前,无论孩子背了多少知识,都很难形成我们成年人的“体验”,因为孩子的心理发展还没有到达那个阶段。

3岁的孩子看什么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会对桌子说话;

4岁的孩子认为能动的就是生命,所以会用手操纵恐龙汽车玩具来游戏,会觉得天上的塑料袋飞得不如鸟快,因为塑料袋好胖;

5岁的孩子认为能“自己动”的才是生命,所以发条玩具比塑胶玩具更好玩;

到6岁7岁,这种泛灵思维也还多多少少存在着。他们虽然“知道了”那些机器和塑料都不是活的,但是一定还有什么东西是活的,是存在的,是你们这些睁眼瞎大人看不见的,专吃小盆友的。也许在门背后,也许在床下,也许每个周日晚上都会从天花板上爬下来。

这是一种泛灵思维的遗存。你告诉他没有鬼,告诉他不要信,都没用的。那些只不过是话语,是知识,那不是他们的“体验”。当然也不要顺着他们说有鬼,更不要“因势利导”,利用孩子的恐惧来达到任何“教育”的目的,例如背几遍乘法口诀鬼就不来了,咱们不想培养出一个强迫症的唐僧是吧?所以,其实不用特殊“干预”,随着孩子心理人格上的发展,其怪自败。而且时间都不会太长,分分心,多陪陪,多安慰,多游戏多社交,少看电视少听故事。这种恐惧情绪也就几周,多则几个月也就过去了。乱干预反而不好。

那么,是否可以把这个形象也具体化出来,虽然6岁的孩子还无法运用幽默的力量,但可不可以用安全的可爱形象呢?意在消除原恐惧形象的威慑力,转化成人畜无害的开心果。

另外,你们看经典恐怖老片,只是不要带上孩子。孩子不到三天就不再害怕了。

多说几句。根源上,不切实际的恐惧很多都有一些先天人格和早年环境基础,例如安全需要没有被满足、所谓的“皮肤饥饿”、社交困难、创伤性经历、游戏内容缺乏等等导致心理发育缓慢的情况。这就不是几次心理行为游戏、几次生物反馈能解决的了。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