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华缺翅虫》百科知识点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6-09-28 18:41:10


神秘的自然界拥有很多生物,大家平时要多了解这些生物,这样不但能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还对大家学好生物这一科目有所帮助,为此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中华缺翅虫》百科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中华缺翅虫属昆虫纲、缺翅目、缺翅虫科。拉丁学名为zorotypus sinensis。中华缺翅虫仅分布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境内。1973年由中国生物学家黄复生教授首先发现,并正式定名为“中华缺翅虫”。中华缺翅虫是一种中国仅有小型昆虫,体长约0.3厘米。个体为黑褐色,头部较大,呈倒三角形,活动灵活。无单眼和复眼,触角呈念珠状,共9节。翅部细长,前翅大于后翅,也有无翅的种类。中华缺翅虫通常栖息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雨林及季节雨林地带的树皮下或土中,喜成群活动。主要以真菌孢子及螨类为食。

缺翅虫中华缺翅虫是一种小型昆虫,体长约0.3厘米。个体为褐色,头部较大,呈三角形,活动灵活。无单眼和复眼,触角呈念珠状,共9节。翅部细长,前翅大于后翅,也有无翅的种类。体长3~4mm,深褐色。头近三角形,稀布刚毛;触角念珠状,9节,2、3节最短,1、5、6节长于端部各节;上颚须5节,前颏分开;下唇须3节,端节最长,有毛。胸部发达,前胸背板方形,中胸和后胸成梯形。足有毛,跗节2节,第1跗节极短,第2跗节长,端部有2个镰形爪;后足强壮,后足腿节腹侧有1列8~9枚小刺,由基部向端部渐渐变短。腹部10节,腹节背板横向狭窄,雄虫第9节背板后缘有1个棒状突起,第10节背板有1个勺状突;尾须短,仅1节。雄虫有时在腹部末端后有1个钩形附器。缺翅虫包括有翅型与缺翅型。变态不完全。

本种生活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中国于1973年首次发现,仅知2种。有关本种的生物学或生活史了解很少。

住:栖息于枝叶茂盛、阴暗潮湿的原始常绿阔叶林内的风折木、死树等的树皮下。

行:主要为爬行。

食:不详,可能为肉食性。

繁殖:卵生。成长:不完全变态。

中华缺翅虫通常栖息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雨林及季节雨林地带的树皮下或土中,喜成群活动。主要以真菌孢子及螨类为食。

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了《中华缺翅虫》百科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了解更多大自然的生物,学大教育网拥有各类百科知识点,欢迎大家查阅浏览,从而增长知识。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